《感受声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7 10:07:16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受声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智育目标]: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素质发展目标]: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不同风格的音乐

学生活动设计

听声音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

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探究阶段:(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4、启发创作阶段: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5、学生创作阶段: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必过于工细行装饰(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6、课堂延伸: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教学反思

《感受声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环节紧凑,循序渐进,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成功之处我觉得:一是启发学生将美术中绘画的造型元素与音乐的音高、音色、旋律与节奏联系起来的环节设计;二是学生作品及艺术大师作品的分析欣赏,通过分析与欣赏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了音乐的表现方法,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三是为创设宁静的氛围,要求学生闭上静听音乐片段,使学生身心融入到音乐的欣赏感受中去,激发了学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在启发学生将美术中绘画的造型元素与音乐的音高、音色、旋律与节奏联系起来的教学环节中,共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声音与线条,第二步是声音与色彩。声音与线条有前面课堂经验在,在《曲曲直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曾经引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线条,学生觉得很新奇很有趣。这次的经验就为用线条表现声音的感觉打下了基础。这里我从网上找到了几个特别的音效片段,有的像曲线,有的像螺旋线,有的像点点,也有轻重缓急。这样在黑板上学生画的线条呈现得很丰富。第二步是声音与色彩,我觉得对于这里引导得比较到位,从遇到开心和难过事发出的单音的色彩感受过度到音乐片段的感受色彩。两段音乐片段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一种色彩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能画出来的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刚才的两个环节的学习过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回答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并能够总结出线条和色彩与声音的联系。

在学生作品欣赏部分,我觉得是一个方法的指导。学生从欣赏中发现了表现音乐的最具体的手段,对他们的创作有直接的启示。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静听音乐部分,分别选取了不同风格的几段音乐作品来聆听分析,为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可是我请同学听了几个音乐风格十分不同的音乐片段,请同学仔细听,然后就可以开始画。我一直在想,如果这样是不是会扰乱学生对某段曲子的感受?那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学生能反复听自己比较喜爱的曲子,然后去表现呢?第一是利用学生自己的听音乐的工具,如MP3等。第二是在微机教室上课,把音乐做成可以试听的链接,然后学生各有耳机,可以聆听音乐不受人影响,可是那又需要一个绘画环境的问题。

这节课对学生来说起到一个发端的作用也是好的,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做一些联想,如果有兴趣来表现,有了最初的表现语言了。

在学生作业的时候,发现最重要的问题,有的学生在作业的时候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我觉得那是我的引导做得不到位,应该通过一个有效而不枯燥的环节,使学生实际运用一下绘画的语言来表现音乐的感觉,使他们看到直观的效果。这一点或者可能造成学生的模仿,不过也可以切实解决部分学生不知所措的情况。

这节课要上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一开始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在导入部分如果利用一个更加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兴奋的情绪,那么后面的教学过程就定下一个思维活跃的基调了,这很是不利到学生的联想与创作。在这里我觉得导入太重要了,激发学生的情绪太重要了。

总之,这节课还要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还有更大的余地进行深入的探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2、 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

3、 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给予的特别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激发通感感受,感受各种类型的声音,用绘画语言表现音乐感受。

分析:

首先通过用线条表现声音和用声音表现颜色两个环节,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与

绘画语言的相通之处;其次通过欣赏部分表现音乐的学生作品及艺术大师的抽象画作品,来感受绘画中点线面和色彩中蕴含的节奏与韵律,来加深理解怎样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找到一种表达的方式;第三通过静静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片断,来感受音乐给自己的感觉,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

教学难点:

展开联想与想象,表现音乐作品感受。

< ……此处隐藏1051个字……、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初步掌握运用点线面色彩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声音素材,学生范作,小奖章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练习本,彩纸等。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习方法:在学法上,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作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稳定学生情绪,师生问好。

学生准备好工具,端正坐好。

导入阶段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先闭上眼睛,竖起耳朵。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

有什么感受?谁来说说?

哦,一段小小的音符一下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么的奇妙和震撼,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声音,感受声音~~~

[揭示课题:感受声音]

闭上眼睛,听音乐,说感受。

感觉很欢快。(旋律让你的心情很欢快。)

感觉很激动(节奏让你感觉很激动)

发展阶段

1、声音是我们用耳朵听的一种听觉现象,不同的声音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信,你听~~播放

①鸟叫声②流水声③心跳声

谁来说说,听了这些声音,你分别有什么感受?

我们对声音的这么丰富的感受,不仅可以说出来,还可以画出来~~

那我们来试试,老师播放声音,同学们拿起画笔,边听边感受边画~~~~

①欢快的.有节奏变化鼓点声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点和线去表现)

师挑选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上台展示。

这位同学画的是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小作者自己来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画?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看看这一位同学又画了些什么呢?自己来说说?你又为什么这样画,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同学们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真不错,我们刚才听到的一段鼓声就给同学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感受。有时候声音是很复杂的,比如:

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师在展示台上做示范

旋转的声音我们可以用曲线表示,线条的高低可以表示声音的高低,线条的紧密与稀疏还可以表示声音的紧急与舒缓……

小结:原来声音也可以用点线面表现的如此的丰富多彩。

2、刚才我们在音乐殿堂里走过一段快乐的旅程,并且知道了声音是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的,其实声音里还有很多色彩呢……

播放声音:(爵士舞曲)

你感受到了什么色彩?谁来说说?

师把学生讲到的色彩贴到黑板上……

刚才我看到有些同学听着音乐都忍不住的要跳起舞来,你知道这是首什么音乐吗?这就是一首美国百老汇的爵士乐舞曲,并且我们联想到的色彩和抽象大师蒙德里安画的一幅《百老汇爵士乐》还很像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象铜管一样的黄色,像霓虹灯般红色蓝色灰色小斑点让人感觉到舞曲的快乐。画家把这些颜色通过长方形的小块不同的排列组合给人们展示出了一种百老汇爵士乐的视觉盛宴。

我们欣赏了西方作家的作品,咱们再来看一幅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春如线》,通过画面中的颜色,点线面的交织,你都联想到哪些春天的声音?

同学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啊~~如果吴冠中爷爷知道了,会是多么的欣慰~~~

3、其他同学也画了关于声音的画,咱们一起来看看……说说你对这些画的感受?

4、同学们,我们对声音的感受更多地是来自于生活,比如说,妈妈炒菜做饭的声音~~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听的我们的肚子都叫了~~等等等等~~想想你对哪个声音印象深刻?同位之间相互讨论论提问一下~~

5、说说你的想法~~~

听到小鸟的叫声我感觉很欢快……流水声让我感觉很清爽……心跳声让我感觉很紧张……

打开图画本,边听边用彩笔画出对音乐对声音最直观的感受。

折线,波浪线,还有点

我听到了鼓声,让我感觉很紧张,很乱……于是我用很多点和锯齿线来表现~~

红色、蓝色、黄色、紫色、橙色、黑色…

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颜色,挑选颜色。把颜色贴到黑板上。

小溪流水,小鸟鸣叫,小树发芽……

学生创作

1、把你印象深刻的声音以及对声音的感受用不同的点线面和色彩表现出来。

学生用彩笔油画棒描绘自己对声音的感受。

教师辅导

注结意用丰富的美术语言点、线、面和色彩去表现你对声音最直观的感受……

作业展示

请学生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画的是什么声音,对这个声音有什么感受?

自评互评结合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画笔描绘了美妙的声音,声音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永远徜徉在曲美歌甜的旋律里,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5感受声音

点、线、面、色彩

教后反思:

《感受声音》这节课,我在课前搜集了很多的音频,一想到感受声音,我很直接的就想到了音乐,所以一开始设计的声音大多来自音乐作品。一节课就由感受声音变成了感受音乐。幸好这个错误认识被及时发现,在跟组里前辈磨课交流时,我意识到了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局限。声音是一种听觉现象,凡是我们能听到的都被称为声音,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感受,而不仅仅是音乐。于是我又找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纯声音,让同学们去体验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鼓励学生将对声音的感受用点、线、面画在自己的画面上。因为在导入和新授都是让学生感受声音,所以这个地方有些重复,导入和新授的环节就有些相似,这是个问题还需要我认真考虑。声音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不仅仅是一种点线面的交织,更带有鲜明的色彩。我用一曲色彩浓郁的爵士乐舞曲激发了学生的色彩联想,在这之后我又导入了画家的画,虽然在备课时已经对导入的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课上时还是觉得知识储备浅,无法应对的学生的各种回答和将学生在牵引入主题。在学生作业时,根据学生的作业,我反思到,对声音的色彩感受还可以用更自由的表现方式去表现,比如水彩颜色的叠加,把从声音听到的激烈的色彩感受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点线面和色彩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画出来,还可以抹出来,贴出来……

这节课同学们思维都很活跃,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讨论阶段学生交流的也都很热烈。这节课的收获是学生们的思维很敏捷,感受也很丰富,能够将自己的感受较好的用美术语言表现出来。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感受还不够多,对很多声音的感受没有被启发出来,以后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现有的,更是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勇敢大胆的去尝试,去表现。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