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

时间:2024-08-07 10:07:55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1

学校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与市图书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揭牌仪式上市图书馆赠送我校教师一批书,在同时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如果你已为人父母,一定会不舍昼夜地细细品读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感慨于有这样的父母,怎会愁有不听话、不快乐的孩子呢?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喜庆温暖的红色,简单的封面设计,温馨可爱的小女生。

翻看书序,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悔意。其实一个博览群书的同事早在我女儿六个月大的时候,就提醒我可以为孩子做记录。而我总是因工作忙而没有实行。书序中提到:孩子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父母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对于孩子就更是如此了,但是那个时期的孩子尚不懂得欣赏与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却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而作为父母就有责任为孩子保存这份宝贵的财富,将来有一天交到孩子手上,那将是多么宝贵的礼物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当开启这本书时我也开始记录女儿的一些有趣的事,即使不细致、不全面,但我努力在做,女儿,妈妈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无知。

读了这本书首先在对女儿的态度上会影响我,更耐心的倾听,更关注孩子的意愿。

其次从阅读中学习怎样做父母,怎样做人,怎样教育孩子,怎样与孩子相处,这是我的另一收获。

佩服周先生的冷静理性,对问题透彻的分析理解力,以及独特的视角,更佩服他与女儿平等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面对女儿的谦虚态度真的令人动容。

这是一本令人在无法形容的令人感动不已的书,他用最朴实的文字,将遗落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绎为女儿啾啾最美丽的人生笔记。将女儿生活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忆用爱串起来,串成了这串宝贵的珍珠项链。

忍不住地想象:假若天下的父母都能如他般,记录小孩儿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用一个普通父亲的爱,去温暖一个普通孩子的心,让岁月在甜蜜的回味中变得安静而舒展,让亲情在勤劳的记录中变得充实而温馨,那么,就连这个世界,也会因为被爱浸染而变得美好许多吧!

再联想到班级的学生的家境,真的很同情这些孩子,父母离异的很多,即使正常家庭可是父母也只关注孩子的成绩。真是可悲,也许中国教育陷入泥潭的主要原因在这吧!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2

我可以没有一切,不能没有你,宝贝。

我不能没有一切,因为有了你,宝贝。

这是周国平先生写在《宝贝宝贝》大红色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有了宝贝就可以没有其他的一切,是因为宝贝是最为重要的;有了宝贝而又不能没有其他的一切,是因为宝贝而让周国平先生有了更多的期望。而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周国平先生为他的“宝贝”——啾啾而生。其中的爱之浓,情之切,思之深,看之,感受之,万分感动矣。

这本书记录着啾啾由出生到初中前的点点滴滴,其中杂夹着关于爱与人生的哲思。让我读了颇为惊喜,原来一个小朋友的世界是这般有趣,同时也会为啾啾的一些貌似大人的出其不意的行为与语言,感到万般佩服。上帝给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也给了孩子们敏锐的眼睛。我透过周国平先生的文字,从啾啾身上认识到一些极为简单的,但必定是终身受用的道理。

人不是最聪明的动物,不贪婪的动物才是。

这是从啾啾口中说出的。这小小的人儿,说出的话却是多么有道理啊。当下,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最为聪明的,殊不知,只有不贪婪的动物才为最聪明的动物。人总是有多种多样的贪念,大到高官贪污,贿赂,小到老百姓的贪小便宜,人总是被这些或大或小的贪念驱使着,才有了如此多如此复杂如此愚蠢的行为。或许当我们在取消别人,暗自赞许自己有多聪明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正在被那些我们自以为是地称之为“低等动物”的生命所嘲笑呢,只因我们好不察觉,蒙蔽地继续着那些看似精明的想法与行为。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生命所需要的,无非空气、阳光、健康、营养、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骄傲的人啊,抛开你的虚荣心和野心吧,你就会知道,这些最简单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试问,习惯了满足欲望,勾心斗角的人们,还会满足这种如此平凡简单的生活追求吗?倘若摆这样一道选择题在人们面前:富裕一生?或是幸福一世?不知结果会是怎样,我希望可以有出乎意料的答案,但是,我想我会对在意想之中的答案还是感到失望。

镜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让我们每天都衣冠整洁地面对人生。但我们从未真正面对镜中的自己,那个自己只能不断重复着我们所做的动作、表情,但他没有思想,也不能模仿我们的思想,所以一直只能拷贝动作。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成为了比人的“镜中影像”,只一味地尾随别人而毫无主见,毫无创新,那么这种人注定不能把自己当做自己,只能不断地拷贝比人而别无所为。这会是人生的一大悲事。

这个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镜子,却在一个小人儿的眼中是如此不寻常,我们暂且抛开物理中成像的原理,用感性思维去感受,会发现啾啾想的是如此正确。啾啾的这种胜于常人的想法一语中的,点醒世间梦中人,牵出了人们心中的那个被困在镜中的自己。

每每阅读书中文字,都会想起陈奕迅的一首歌,《BabySong》,这首为他10岁女儿作的歌。歌词同样充满着浓浓的父爱,陈奕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从心所欲地面对这不是那么黑白分明的世界,同时也是想对我们成年人说:努力寻找创造一个公平的世界。

合上这本书,也算是完成了一次哲学的旅行,感受了一场爱的教育,心灵的洗礼。回味之,便觉得心中洋溢着巧克力的幸福感,隐约还能舔到一丝奶香。

同样不可忘记的是周国平的第一个女儿——妞妞,两个女儿,两本书,两个截然不同的感受。用周国平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妞妞的病使我充满忧虑,我对妞妞是全神贯注,感觉极敏锐和细致,而心底始终是恐惧和空虚。现在(有了健康的啾啾),我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感觉也许不那么敏锐了,但在从容中有另一种细致。”我在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时,我的心也跟着作者揪成了一团,相对于幸福以及感动而言,更多的是悲伤,而《宝贝宝贝》则完全是一种爱的体验,家人的温暖,健康的满足。当然,两者都是同一种父爱,同一颗爱心,同一种深刻。

我并未能真切感受到为人父母的辛勤、幸福,但我着实感受到了来自一个小家庭的美满生活。每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天下父母爱,一样浓。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一种不经意的奇迹,如同妞妞的诞生,如同啾啾的诞生,如同天下所有孩子的诞生,以及那千万人中只你与我的相识,这是缘分,是多么偶然,也多么珍贵。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3

女儿是我的宝贝。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心醉神迷,谛视着婴儿花朵一样的脸蛋,满腔的骨肉之爱无以表达,一声声唤宝贝,千言万语尽在其中。——周国平

今天,无意间看到周国平的《宝贝,宝贝》一书。一开始,我对这本 ……此处隐藏7796个字……平的第二个女儿——啾啾在七岁前的成长过程中的父爱、哲思和父女亲情。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便被它的封面所吸引,火红的封面上满是这几个英文“BABY,MYTREASURE”(宝贝,我的珍宝),一个身着火红外套的小姑娘脚下是这样一串文字“我可以没有一切,不能没有你,宝贝,我不能没有一切,因为有了你,宝贝”。顿时,心中平静的湖面起了一阵波澜,被这浓浓的爱意所掠过。

这本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动。“你们是刚刚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的父母吗?你们有福了,千万不要错过生命中这段无比醇美的时光,一定要多多地和孩子在一起。你们会深切地感到,这种简单的幸福是世上任何别的享受不能比拟的。”也正是在这时,我才明白,书名上两个宝贝的含义,一是指作者的女儿啾啾,二则是指与女儿共处的时光;我才明白了,当初父母看到自己降生时的喜悦,看到作者那欣喜的笔调,我似乎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他欣喜若狂、激动的心情,以及他对女儿那种浓浓的爱意,不由自主的,我联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他们那和蔼的脸庞,想到自己似乎长这么大以来都未对他们说声谢谢,心,似乎被什么揪了一下。

蓦然回首,才发现日子就像流沙一般消逝,我们都长大了,世界千变万化,然而,唯一不变的,是父母那浓浓的爱意!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父母的爱如雨,滋润着我们;父母的爱如风,有时奔放,有时深沉,有时豪放,有时平静。让我们带着如周国平对女儿般浓浓的爱意,对我们的父母说一声谢谢!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9

我最爱的作家周国平《宝贝,宝贝》里,我最喜欢的话,原谅我,只看了不多,但是我实在急着想和大家分享。看这本书,我觉得,我也很幸福,那份简单的幸福,你看了才知道,文字的力量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是奇迹。

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人性是神性和兽的性互相作用的产物。

婴儿是幼兽,迫使我们也回归为兽了。迫使?可是我们是多么的心甘情愿啊,在这种原始的动物状态中,有多少单纯的快乐和满足,甚至有多少单纯的哲学和真理啊。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典型的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

跟婴儿说话,语言回归到了初始状态,不复是概念,而是声调和情感。婴儿不受概念的干扰,直接倾听声调和情感,就这样领悟了语言的意义,萌生了表达和交流的愿望。

生命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和核心。生命说需要的,无非空气、阳光、健康、营养、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骄傲的人啊,抛开你的虚荣心和野心吧,你就会知道,这些最简单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偏要到别处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10

读周国平的《宝贝宝贝》一书,我近乎惊异:一个父亲,一个研究哲学的大男人,竟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坚持将女儿的生活琐事,成长中的点滴记忆,化作诗篇,化作童话呈现给读者!这是周国平异乎寻常人的地方,异乎许多男人、许多父亲的地方。也许,是哲学使然,是文学使然。但我想,更多的是父爱使然。

父爱,是作为父亲的所有男人的一个生命本能。周先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啾啾的爱——生活上点滴关注,事无巨细;并用写书的形式记录孩子的成长,为她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出书,也为女儿积累了一笔可观的物质财富。周国平的父爱,如水般柔软细腻,如他的书一般智慧,如哲学般高明深邃。

但爱无分贵贱,无分智商,只要是真爱,只要虔诚,就值得歌颂。舔犊情深,人人都有,倘使没有,那就猪狗不如,禽兽不如。事实上,生活中,每个父亲表达爱的方式各有千秋。有的父亲,木讷呆滞,不善言辞,但深爱在默默中静静流淌;有的父亲,劳碌奔波,咬牙坚挺,为着那一日三餐与儿女的学费起早贪黑,也许他来不及看起床的儿女,儿女亦不曾见他离去的背影,也许他回家之际,儿女已酣然入梦,亦见不着他风尘仆仆的颜容;有的父亲乐观豁达,与孩子玩笑嬉戏,俨然是孩子的贴心朋友;有的父亲面对人生的巨大打击独自扛起,为伊消得人憔悴,倦怠疲惫的脸上,呈给孩子的仍是慈爱平和的笑容……你只要细心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的周国平式的父亲。只不过,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爱,什么是父爱。只不过,他们没有像周先生一般,写日记,出书,仅此而已。

父爱如此,母爱更是如此。正如周先生所说:“我们伺候婴儿的小身体,给它喂食,替它洗澡,把它抱到户外晒太阳。这基本是成年兽照料幼兽的状态。”父亲与母亲,总是以成年兽的身份,关爱着自己的幼兽,亲舔着自己的幼兽,他们的目光从来没有远离过自己的幼兽,哪怕幼兽变成了成年兽。这种成年兽的角色,用来形容父母之爱,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人世间最好的爱》。大意说的是孩子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一跌一撞,所有可爱、玩笑、童真之处,在母亲的眼里,都是最好的。人世间最好的爱,莫过于孩子。我也读过一篇类似的短文,大意是妻子问丈夫,在女儿与她之间,如果两人落水,他会选择先救谁?丈夫沉吟了很久,说,我会选择先救孩子。妻子握着丈夫的手,说,如果是我,我也会先救孩子,因为,爱的方向是向下的。爱的方向是向下的,这是所有成年男女尤其是有孩子的男女之间的准则,也是他们共同的爱的方向。因为这样,他们的男女之爱更加落在殷实的土地上,因为这样,男女之爱才得到了升华。

周先生在书中提到,带四个月的啾啾去海南旅行之事。这不由得也让我想到自己的女儿。暑假,我和先生带女儿回了一趟湖南。湖南之行结束时,我们把小家伙带去了伟人圣地——韶山,又去了一趟刘的故居。伟人们的故居,山环水抱,灵秀神秘;伟人的功绩,千古流芳。大概是不过瘾的缘故,我们回顺德消停了一周后,又朝着井冈山圣地进发,这一去就是七八天。井冈山集红色与绿色一体,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我们带着小家伙(她才一岁三个月),开着汽车在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井冈山黄洋界上兜转,在挺拔峻峭、云雾缭绕的笔架山的悬空栈道上徒步。我们时而拉着她的小手走几小步,时而背着她,时而抱着她。她活泼时,如山中一只蹦跳的小兔,她躺在我们怀里入睡时,如林中一棵静静呼吸的玉树。一路上,游人无不艳羡,说还没见过这么小的旅行者。回到宾馆,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去当地市场买田鸡、买新鲜的肉,然后再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齐全家当——锅碗瓢盆,一阵叮叮当当,剁肉、煮粥。然后喂食,冲凉,哄她睡觉。晚上小家伙会醒来两三次,不是喝水,就是喝牛奶。第二天又是如此重复,小心伺候。一个星期下来,小家伙居然没生病,脸倒圆润了。我们不觉得痛苦,不觉得乏累,只有无穷的乐趣与诗意。在我们的眼里,韶山、井冈山都不是伟大的风景,而我们的女儿,小小的运儿,与我们携手同行的小旅行家,才是伟大的风景。

今日,读完周先生的《宝贝宝贝》一书后,我更加有了这个认识:孩子,父母心中伟大的风景。我想,这大概也是周先生的书畅销风靡的缘故吧!他用缱绻的文字、用流淌的父爱,用鲜活可爱的孩子,揪住了每一颗有血有肉的父母心!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