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作文四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外婆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忧伤总是刹那间袭上心头的,踩着涂抹在街道上的昏黄的灯光,我突然间就想起了远方的那个温馨的小镇,想起了远方的那个令人温暖的外婆。
小时候的我与外婆生活在镇子上,那时的我爱打闹,要么就摔坏了自家的花盆,要么就打破了别家的玻璃,可谓是“为祸四方”。但是外婆可有她的法宝:她的霉豆腐。只要闻到豆腐香,我便立马坐端正,像一只待喂食的小鸟,乖巧得很。
外婆做的霉豆腐,那可是全镇有名的,很多婆婆媳妇来找外婆取经的。每每这时,我都会大喊道:“外婆你多做一点啊!我要一半拌辣椒粉,一半拌黄豆粉!”拌辣椒粉,就是在水豆腐发酵发霉后,在外裹上一层辣椒粉,拌黄豆粉,当然就是在水豆腐发酵发霉后,在外裹上一层黄豆粉啦,这两种口味都是我喜欢的。夏夜的傍晚,我总是会抱着一碗霉豆腐与外婆出门散步,因镇子日经风霜,地上的青石板有些已经松脱了,不知道的人一踩上去“咯吱”一声可会吓死了。但我和外婆可不会,我们已熟悉了每一块松脱的青石板的位置,总是“巧妙”的躲过。外婆有时会跟我说:“崽阿,以后去外面读书了,一定要学会与人为善阿!”我当然知道了,外婆从小就跟我说。等我们转了一圈回家,天上的星星也挂在了天空上,有些人家歇息的早,已经关上灯,只剩屋内几个漆黑的人影,我和外婆躲过了每一块松脱的青石板,走上了回家的路。
后来,我回到了父母身边,去城里读了书,远离了小镇,远离了外婆。
我在各种餐馆寻找外婆味道的霉豆腐,可惜没有再闻到过豆腐的清香,也没有了辣椒粉和黄豆粉,要么就是味道太涩,要么就是口感太酥软。此时的我才明白,外婆八十余载的人生,已经教会了她水分蒸到何时合适,调味料添加多少才不会有涩味,以及与人为善的生活总不会太差。
此时的小镇已被拆迁的没剩几户人家,青石板松脱的已全被修好,房子也被建为商品房即将出售,而外婆却像“钉子户”一样,依然住在那儿。现在的我,十分想念那儿,外婆的霉豆腐,味浓情更浓。
我们的外婆应该都养过鸡!我的外婆也是一样。你若想听鸡的外形和吃食,那我来介绍给你!
鸡吃饭时,它会跑来跑去的。它前面有米不吃,却跑到另一处去吃米。他每次这样时,我都想对他说:"多此一举!"可是,尽管我怎么发泄,它一点也不听。它大概是想锻炼身体吧。可是,它又那么胖,跑了几个月也没见效果。鸡也喜欢吃粉。每次鸡在这,我都会不自觉地用筷子夹起一根,去玩"斗鸡"。鸡看了香喷喷的粉,好像鬼迷心窍,直向粉跑去,真有趣!若饭在盆里,鸡会猛地向前冲,就算盆子被打翻也不管。每次看见这样,我都想对他说"∶要慢条斯理!"
噢!差点忘了!忘记介绍它的样子!它身上的羽毛由上到下看,就像一个调色板,由浅到深。从正面看,它的羽毛的色泽纵横交错,更美!当它在草丛中躲起来时,一眼就可以看出它来。当小朋友来这里玩时,便会赞赞夸奖,每当这时,鸡的脸上仿佛出现了一种莫不可言的得意。
这只鸡因为它的美丽,所以外婆每次都不杀它呢!怪不得每次都能见到它呢!
母亲哽咽着打来电话,泣不成声,说外婆去世了,紧握电话,想着世界上那个最亲最疼我的人永远地离开了,不由自主潸然泪下。
母亲年轻的时候,在远离城市的一家缫丝厂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又要照顾我和弟弟,分外辛苦,于是,外婆便成了母亲的帮手。那时的外婆,已是五十开外的老人。
外婆是从旧社会一路走过来的,生活和习惯上还保留着传统的一些习俗。她总是挽着旧式的发髻,穿着旧式斜扣的襟衣,腿上一圈一圈紧紧地缠着像绷带似的绑带,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的那双小脚,不足三四寸长的样子。可别看她的脚小,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她说,这是走山路时练就的功夫。
外婆从未进过学堂,目不识丁,但心地善良,对生命十分敬畏。我小时候很调皮,完全没有女孩子的温柔安静,暑假里常跟着村里的男孩们满田地里追蝴蝶、赶蜻蜒,外婆不放心总是颤悠悠地跟在我后面,嘴里还不停地念叨,“慢点跑,真是糟命呀,造孽呀!”
外婆喜欢喝酒,而且是偷偷地喝。父亲知道外婆喜欢喝酒,每每吃饭的时候总不忘给外婆倒上一盅,外婆仿佛很害羞,谦让着不喝,背过父亲的面,趁着没人注意,猛一口喝下去,不忘咂吧咂吧几下,似乎还在回味那美妙的滋味,很满足的样子。
外婆的手不大,长满了粗茧,但却分外灵巧,能做一手好的针线,最擅长的莫过于缝百家衣。那些一小块不起眼的布料,经过外婆的手,魔法般地拼凑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件五彩斑斓的百家衣。那衣服也许是因了外婆的缘故,穿起来也真的温暖许多,陪伴我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天。
和外婆在一起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是,冬日的夜里,猪进圈、鸡上架后,外婆便掩了门搂着我坐在炉火旁,绘声绘色地讲些古灵精怪的故事。那些故事多是因果报应、道德教化很浓并带有地方特色的神仙鬼怪的故事,也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传说,似乎永远也讲不完、听不腻,我只觉得故事美极了。
外婆真的去了,她永远地闭上眼睛十分安详地去了,去了她常常讲起那个鲜花盛开的极乐世界。
外婆啊,一路走好。擦干眼泪,我在心里默念着。
小米粥是很平凡、常见的食物,没有什么味道,入口稠稠的,只能填饱肚子,没多少人喜欢这无味、无色的食物。
而我却对小米粥情有独钟,就是喜欢浓稠、无味的口感,吃的时候加上一两勺白糖,甜甜的、热乎乎的,整个人都暖和了。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被“压迫”吃小米粥,我渐渐地发现了这道食物的美味,只要有心,米饭都能吃出不一般的味道。
说到小米粥,我就不得不提起外婆,她的小米粥让我吃出了“甜”与“暖”,让我也感觉到了外婆对我无比温柔的爱。
记得第一次吃小米粥的时候,我刚迈入幼儿园,对所有的事物都怀有探索的好奇心。一天早晨,我刚起床,就看着外公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一碗晶莹的小米粥,脸上浮现出了满意、享受的笑容。我以为外公在喝什么饮料,便问外公:“这是什么呀?那么好吃吗?”外公笑着说:“你婆婆做的小米粥呀!可好吃了!”我立马跑进厨房,叫着嚷着要外婆给我盛一碗粥。外婆微笑着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我用自己的小嘴尝了尝,根本没什么味道,便问外婆:“这粥没有味道啊,公公为什么那么爱吃?”外婆摸了摸我的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在我们那个年代,没什么吃的,只能喝粥,能喝到小米粥已经就很幸福了!”我听了外婆的话,认真地点了点头。
之后,我再也没有去浪费食物,还经常吃着外婆的小米粥,品味里面深厚的故事与爱。
文档为doc格式